檢驗檢疫新政實施黃埔進出口企業再獲利好
2017-12-21
作者:
瀏覽數:762
一批來自美國的飼用乳清粉,從申報到查驗放行僅用時26小時,“太快了,像今天這票貨物,之前最快也要3個工作日能完成,現在實施審單放行以后,一天就搞定了,簡直是飛一般的感覺!”業務員小張興奮地說到。
原來進出口產品的檢驗檢疫大體步驟為受理報檢、施檢、放行,一套檢驗程序下來至少需要3-5個工作日,現在最快幾分鐘完成。這得益于黃埔檢驗檢疫局于11月1日開始實施的審單放行新模式,黃埔進出口貨物快速通關再升級。
審單放行模式是指根據貨物的種類、特性、來源和企業信用狀況,在企業出具合格保證的基礎上通過審單方式確定商品質量安全風險,經合格評定后無須再進行現場和實驗室檢驗檢疫,即可對貨物予以通關放行的一種新模式。黃埔局實施審單放行新模式首月效果顯著,審單放行2815批,近8成的出境貨物通過審單合格后即報即放,低風險貨物系統自動放行,高風險貨物加強查驗,大大加快了通關放行速度。
黃埔局轄區內匯聚眾多世界500強企業,進出口貿易來往頻繁,口岸進口大宗產品主要有原木、飼料、汽車、礦產品和食品類等。此次檢驗檢疫審單放行新模式的施行,為開發區貿易便利化增添了新助力,贏得企業一片贊譽。
“像我們的貨物,過去放行可能需要1-2小時,改革之后,從審單到放行只需要10分鐘左右,這樣我們進口車輛在報檢環節就可以節省大約280個小時/月的物流時間,對于零庫存企業的運作模式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這種利好形勢為我們向美國總部申請引進更多客戶增添了巨大優勢。”捷普電子(廣州)有限公司的王經理如是說。
審單放行是質檢總局簡化檢驗檢疫流程,提高通關效率的重大改革創新性舉措。隨著檢驗檢疫監管思維的轉變,遵照質檢總局的規則設定,針對貨物質量安全風險程度高低,調整貨物抽檢比例、監管頻次和檢測項目,大幅壓縮了低風險貨物的檢疫流程時長,提高了驗放速度,使企業直接減少了倉儲、物流、人工成本。同時也確保檢驗檢疫執法有效、風險可控,守住質量安全底線。
審單放行堅持“守信便利,失信懲戒”的原則,實施抽檢比例動態管理,強化商品風險管理和企業信用管理,強化事中事后監管,進一步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提升了監管有效性。
黃埔局在推行新政的同時,實行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建立審單中心,合理配置崗位,提供報檢放行簽證一站式服務。主動服務企業,在線主動審單、發送預警信息,同時通過檢-企微信群進行交流,提供全天候在線咨詢,對工作人員進行精準化業務培訓,持續優化業務流程,提高審單效率。
黃埔局提醒轄區進出口企業注意誠信申報、質量為先。審單放行模式適用于合格水平和信用等級良好的企業,對連續抽批質量安全水平穩定以及信用A級及以上的企業,經風險評估可降低抽批比例,直至最低比例。對檢驗檢疫不合格或信用C級及以下的企業,經風險評估將提高抽批比例,直至100%。這意味著,管理水平更高、資質信用更好的企業,可以更多地享受審單直放的便捷措施。企業要加強自身信用、產品質量等方面的監控和管理,否則將無法享受審單放行這一高效通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