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質檢總局和浙江檢驗檢疫局的工作部署,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今年9月始,浙江檢驗檢疫局麗水口岸全力壓縮出入境貨物檢驗檢疫流程時長。截至目前貨物通關時長從1.53天降至0.71天,出境貨物檢驗檢疫時長從6.66天降低至2.99天等,整體提速超過14%。
檢驗檢疫時長的壓縮直接為企業帶來了更大的效益。以青田轄區進口商品為例,進口商品實施“直通放行”等模式。當進口商報檢后,檢務受理人員第一時間對提交的材料進行核對,準確無誤后馬上受理,將貨物的電子數據傳遞到施檢部門,同時施檢部門即刻啟動對該批貨物進行檢驗檢疫程序。在施檢部門對該批貨物綜合評定核簽并提交到檢務部門后,檢務部門迅速進行收單,復審,繕制,審校,簽發,歸檔等流程操作。貨物平均從報檢到通關縮短至9小時內,施檢和出證時間也分別壓縮至2.8天和7小時。平均為每批進口食品總時長節約超過9天。
下一步,浙江檢驗檢疫局麗水口岸在提升監管質量基礎上,持續做好壓縮出入境貨物檢驗檢疫流程時長工作:一方面,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創新工作舉措,改進檢驗監管模式,努力將進出口貨物時長控制在全省系統平均值以內,力爭實現出境總時長2天和入境總時長6天的年度目標。另一方面,時時跟蹤滯留貨物,加強內部檢務、施檢、檢測部門的溝通,強化口岸機構與內地機構的銜接,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做到能完成的單子“日日清”,“不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