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通關更便利——湖北檢驗檢疫局高效服務武漢天河國際機場發展紀實
2017-12-15
作者:
瀏覽數:881
今年的8月31日,華中地區單體占地面積最大的航站樓——武漢天河機場T3航站樓正式投入運營,這也標志著武漢航空口岸進入了新時代。
為適應這一新變化,湖北檢驗檢疫局針對航空口岸出入境人員多的特點,先行先試,采用檢驗檢疫監管新模式,大量運用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將衛生檢疫與動植物檢疫查驗合二為一,多措并舉全力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有效提高了通關檢查效率與便捷性。
一
武漢航空口岸出入境人員總量在中部六省位列第一,在內陸空港口岸中排在前列。據湖北局武漢機場辦事處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9日,天河機場T3航站樓投入使用滿百日,接待出入境人員共75.0661萬人次,比天河機場去年同期進出境總人數增長30%。
據武漢機場辦事處主任方濤介紹,過去旅客乘機出境,全部攜帶行李都要先接受開箱檢查,再辦理行李托運和登機手續,現在的T3航站樓廣泛運用全國最先進的智能查驗工作站,旅客與行李分開過關,旅客可先辦理行李托運和登機手續,只須拎著隨身小包就可通過檢驗檢疫關口。對于出入境托運行李查驗,均使用遠程X光機進行判圖識別,如發現問題嫌疑行李,再進行針對性開箱檢查,同步使用高清監控錄像、拾音器、證件讀取等設備對執法過程進行自動記錄,對旅客的身份信息自動進行讀取,最后自動生成一個二維碼,旅客個人信息、航班號、截獲物品數重量、查驗時間、執法人員編號、實驗室檢測結果等相關信息都會存儲在這個二維碼里。同時,攜帶禁止進境物品的旅客名單將自動錄入黑名單,下次出入境時會作為重點人群進行監控。
“現在旅客可直接辦理行李托運手續領取登機牌,檢驗檢疫部門對托運行李通過后臺實施查驗,整個查驗過程不超過15秒。”武漢機場辦事處主任方濤告訴筆者,“檢驗檢疫實現雙崗合一后大大提高了旅客通關效率,排隊等候的時間縮短了。”
二
“武漢航空口岸檢驗檢疫設施設備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屬于全國先進水平,目前外省市過來參觀學習的同行絡繹不絕。”武漢機場辦事處副主任王銳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在進出境人員方面,武漢機場辦事處采取先進手段提高了通關效能,在打造國際航空物流發展方面,該辦事處也進行了有益的探索。近年來,武漢天河國際機場不斷加強航空口岸功能和指定口岸建設、拓展航空運輸網絡,打造國際航空物流發展新平臺。湖北局積極助力對外開放口岸發展,加強品牌培育和質量基礎建設,廣泛開展多項戰略合作,兩年時間內,完成國際機場進境種子種苗、進境食用水生動物、進口冰鮮水產品、進境水果等多項進境指定口岸的規劃、建設和驗收。以指定口岸建設推動空港貿易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在保障國門安全的前提下促進貿易便利化,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和國內消費升級,給市民生活需求帶來更多選擇,為武漢中心城市建設和構筑水陸空交通網絡發展打下扎實基礎。2018年,進境肉類指定口岸建設也將列入重要工作日程。
三
武漢機場辦事處副主任劉摯向筆者介紹:“我們為服務一些重要貨運航班,制定了多項快速驗放服務措施,進境普通貨物檢疫放行平均時長由去年的23天逐步壓縮至目前0.11天。搭建空港生鮮活‘綠色通道’,進境生鮮、活產品查驗放行過程由原來24小時縮短至現在2小時以內,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運用信息化措施,提升工作效率,壓縮檢疫放行時長,使航空運輸在時間上的優勢進一步獲得價值體現。”
今年12月9日,一架波音747全貨運飛機緩緩降落在天河機場停機坪上,機上裝載著105噸智利車厘子和藍莓,由智利直飛武漢。這是天河國際機場第一次空運水果進境,是愛派克斯物流(中國)有限公司落戶武漢的第一架航班,也是天河國際機場第一條洲際全貨機航線,3個“第一”刷新了天河機場國際貨運的種類、航線和物流新記錄,武漢航空國際貨運基礎建設和規模發展進入新時代。武漢機場辦事處采取新做法嚴把貨物質量關,精準布控、高效查驗,工作得到了地方政府和國內收貨人、經營企業的好評。
此外,武漢機場辦事處為了保障機場人員的健康,在T3內引入了微小氣候實時監控系統,可實時監控航站樓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PM2.5、甲醛、噪聲、空氣質量等數值,并能在第一時間發現異常并及時采取措施,消除隱患。同時對T3航站樓內進駐的商戶進行日常衛生監督管理,目前武漢機場辦事處參與T3建設項目,前期介入開展公共場所預防性衛生監督的做法在全國空港尚屬首家。
未來,武漢機場辦事處將協助武漢機場集團積極開展創建國際衛生機場工作,旨在提升武漢城市聲譽和國際知名度。